人物名片:蒲教平,1975年7月出生,1992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铸造车间主任。2015年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51网讯(记者 雷琰)二十五年来,因为工作,他的眼睛、脚上、身上布满被钢水溅伤的疤痕;二十五年来,他用“不放过每个问题,干好每件事”的执着信念,从一个农村小伙到普通小工,再成长为车间主任,他,就是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铸造车间主任蒲教平。5月4日,记者采访到蒲教平本人,了解他光荣背后的故事。
今年42岁的蒲教平出生于泸州市江阳区况场镇方山村,1992年,仅有初中文化的他进入一家工厂学铸造。刚进厂时啥都不懂,好学的他就厚着脸皮问师傅、问组长、问主任。1999年,蒲教平进入泸州市精密铸造厂(现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当造型工,“就只负责一个工序。”不安于现状的他,反过来问自己:“怎样提高产品合格率?”得出的结论是,工人工资属计件工资,那么就从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开始。渐渐地,蒲教平做的凸轮轴、飞轮、泵体等产品,合格率要比别人的高出5、6个百分点,甚至高10几个百分点。
当时工厂正好技改,新进了一批造型机,成立了一个机器造型组,蒲教平被任命为组长,配合技术人员安装造型机、制作适用的工装、带领全组参加操作培训,还大胆地对产品工艺改进提出自己的意见。造型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对产品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努力,机器造型组的合格率保持在了98%以上。鉴于他的出色表现,公司又任命他兼任浇注组长。当时车间还没有天车,浇注铁水全靠人拉手抬,他又对车间的浇注设备设施提出了实用的改进意见。
2003年下半年,工厂任命蒲教平为铸造车间计调员。认真研究各工序间的配合关系后,他提出一日一周期的生产组织设想,有效地整合车间的人员、设备、工装、原材辅料各种资源。在他的努力和调配下,铸造车间连年超额完成经营计划。2004年下半年,蒲教平被任命为铸造车间主任,他狠抓车间工时定额管理,亲自编制了车间在产产品的工时定额。随后,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上,配合职能部门抓好车间的“6s”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车间的产量3年内翻了两番。
2008年,工厂迎来了又一次跨越式发展机遇,在原泸州市工程精密铸造厂的基础上新注册了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蒲教平被任命为新铸造车间主任。新厂房、新机器,新工人,这些都是对他的新挑战。在蒲教平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一个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安全事项、生产情况、设备状况,甚至是人员思想方面的内容。“一年下来还是写满了4、5本,工作离不开这个本子啊。”蒲教平翻开笔记本感叹道。
2017年年初,蒲教平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助理并且兼任铸造车间主任。在新的岗位上,蒲教平先后参加了“西部职业经理人培训”、“高效自我管理培训”、“复旦大学培训”,对他而言,学无止境。(图由被采访者提供)